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风采   >> 赵知兰
日期:2018/10/29 9:46:30
  

     赵知兰老师,女 , 1966年8月出生 。1990年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学本科,学士学位。1990年7月分配到千人桥中学任教至今,从教24年,始终扎根在农村中学,为数以千计的学生发展,奋力搏击在教育战线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赢得了师生及社会的尊重和好评。因工作成绩突出,2003年9月获得县级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作为班主任 ,所带的2002级高一(1)班2002-2003学年度荣获市级先进班集体,2009届高三(1)班在2008-2009学年度荣获县级先进班集体。现担任千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高三年级部副主任,政协舒城县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二十四年来,她把一个人民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变成了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她像精心的雕刻家一样精心培育着每一个学生成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赵知兰老师就像一粒种子,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她如同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她用一颗赤诚火热的心温暖了她所授的每一名学生。

一 、关爱学生  无私奉献

赵知兰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以校为家,从一点一滴中关心着“家”里的每个孩子。冬天烧开水给学生喝,根据天气冷暖及时提醒学生增减衣服,突遇暴风雨,她就把自己的伞送到学生手中。每天校园里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早晨六点钟起床,和学生一起上早自习,晚上十一点到学生寝室看望学生,嘱咐他们早点休息。在班上,她喜欢在饮水机旁忙碌,倒废水,拖地,保持教室的清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生病就骑车带他上医院,并在下班后抽出时间照料。2002届学生徐加勇,母亲因病去世,父亲长年在外打工,赵知兰老师经常利用周末,改善他的生活。2005届学生王伟,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母爱,赵知兰老师就腾出一间空房,让王伟住在她家里,分文不收。2006届补习班学生曹舒红深夜突发急性阑尾炎,赵知兰老师不畏严寒,冒着风雪,把她送到县医院,垫付医药费且看护一夜。2009届学生孟洋做手术住院,赵知兰老师带领班干部去看望,并把他落下的课补上来。今年高三(15)班学生曾伟,父亲因病去世,三年来,赵知兰老师经常资助他,鼓励他,现在他成绩优异,今年有望考取一本。

给老师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对学生的爱,“可以说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了。”赵知兰的同事杜静老师这样动情的说。她几乎把周末和课余时间都用在与学生交流中。而且赵老师和每位学生家长都非常熟悉,经常电话或短信交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到节假日,每位学生家长还都能收到她的短信祝福。召开家长座谈会,与家长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孩子进步,不少后进生到了赵老师的班上,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学生为什么喜欢赵老师,因为她对学生有着一颗无尽的爱心。

99届学生、现在肥西三中任教的张志帮感激地说:“赵老师,晨光熹微里,总是你,站在教室里,听着我们的琅琅书声;烈日骄阳下,总是你,带领我们挥汗如雨,苦练文化课;灯火阑珊处,总是你,陪伴着我们秉灯夜读﹑奋笔疾书;苦闷彷徨中,总是你,用细雨甘霖为我们化解心灵的羁绊,让我们轻装前进;每每犯错后,总是你,用最大的宽容为我们重拾改正的信心;成绩徘徊时,总是你,用坚定执着的目光鼓励我们:虽然屡战屡败,但要永不言弃;学习进步时,总是你,用最灿烂的笑容作为对我们的奖赏……”

二、 科学管理  积极探索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当不好的老师。”赵老师经常这么说。 对待学生,她从不把自己当老师,而是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用自己宽大的胸怀包容每个学生,感染每个学生。她深信:“你的教鞭下会有瓦特,冷言中会有牛顿,讥笑中会有爱迪生。”因而她特别注重研究“学困生转化”的艺术。为了使学困生树立起“我能学好”的信心,她在课堂上始终坚持“不讽刺挖苦学生,而是用关切和微笑的面容对待学生”这一原则。作为教师,她深深懂得理解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因此,课下她总是主动有意识地与学生一起活动,找他们谈心。走在路上,热情的拍拍这个学生的肩,摸摸那个学生的头,使学生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们,从而激发出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对于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她从来不轻易地画“×”而是首先肯定他正确的地方,然后用惋惜的口气说:“真可惜,如果这一步不错就好了。”或“这些内容你已掌握了一部分,由于粗心出了错,有时间再练几遍就好了。”,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既感到遗憾又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她还十分关心思想波动大的学生并及时稳定他们的情绪,最大限度的减小对他们学习的影响。2002届学生李庚遇到学习困难时情绪低落,不愿再学下去。赵知兰老师及时给与他鼓励,使其恢复学习信心。但考的稍好,他又忘乎所以,赵老师便及时指出其不足,让他戒骄戒躁,李庚同学当年考取合肥工业大学,后来又在赵老师鼓励下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他说:“赵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

赵知兰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每个年度都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教育理念。高一学生刚入校,她重点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高二学生进入青春期,她着力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等到了高三,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她开始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以减轻高考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赵知兰十分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由世界名著改编的电影,自费购买报刊杂志供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三 、严谨治学  追求卓越

教学过程中,她越来越感觉到有很多教学心得、体会需要总结,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于是便喜欢上教学研究。从教24年来,她不仅购买、阅读了大量教学研究方面的理论书籍和资料,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好的教学经验,把它撰写成文字,获县市级论文奖。积极参加省级《新课程理念下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并结题。
  “一枝红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赵知兰老师一直强调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作为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的她,除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外,还加强与全体语文教师的合作,并以饱满的热情指导了一大批青年语文教师。她把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介绍给他们,使他们迅速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张震感慨地说:“没有赵老师的指导,我不会这么快成长为千人桥中学最年轻的中级教师。”

辛勤的耕耘,终有喜人的收获。二十多年来,她向高校输送了几千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2001年安徽省高中语文竞赛中,她所辅导的学生张美玲获省级二等奖,林波获市级一等奖,倪玲﹑徐加勇﹑ 李平飞﹑ 张乐乐获市级二等奖,还有多人获市级三等奖。在2004年安徽省高中作文竞赛中,她所辅导的学生邵育兰荣获市级二等奖,王雷、程琛获市级三等奖。在2005年安徽省高中作文竞赛中,她所辅导的学生孙明月荣获市级二等奖,左建波获市级三等奖。2007年 、2008年先后两年在第九届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她所辅导的学生余飞﹑黄超﹑左建波﹑ 孙明月等分别荣获国家级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

赵知兰老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带领语文老师积极投身到新课改活动中去。2006 2007年连续两年利用暑假参加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师的研修与培训,20117月参加了六安市教育局举办的高中骨干班主任培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把自己青春、心血奉献给农村教育事业的赵知兰老师,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同事的敬重,学生的爱戴,社会的赞誉。已逾不惑之年的她,依然是肩挑教学重担,依然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校园里依然看到的是她忙碌的身影,讲台上依然响起的是她沙哑而又不知疲倦的声音,声名鹊起后的她多次放弃了城里学校的邀请和高额薪酬的优越条件,她的理由非常简单:我舍不得千人桥中学这一片土地,我愿意为农村的孩子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三尺讲台,一方热土,二十多年时间,变化的是赵老师日渐苍老的容颜,不变的是她对学生、对农村教育难以割舍的热爱。“仰望天空,脚踏实际”,赵老师正期待着新的开始。


[ 打印本文 ]  [ 返回上级 ]  [ 返回顶部 ]  [ 关闭本页 ]


舒城县千人桥中学地址:安徽舒城 邮编:231320 电话:0564-8043135 邮箱:616629320@qq.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中学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75号 备案号:皖ICP备19000128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