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学习兄弟省份新高考实施经验。8月14日——18日,千人桥中学教学部门领导一行5人赴青岛参加全国新高考背景下名校选课走班与课程标准重建交流研讨会。
本次会议,共听取了三场报告,分别是青岛实验高中的报告《新高考,学生个性成长之“道”》,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一的报告《借力新课改,提升全市教育教学水平》。
参观学习了有青岛实验高中和青岛市第十九中学。
8月15日上午8:30我们乘车来到青岛实验高中,参观了青岛实验高中的校园环境,观看了学校宣传片,聆听了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务主任肖亚军的报告《新高考,学生个性成长之“道”》。肖亚军主任提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本质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升学通道、打通高中与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给高中和高校办学自主权。
新高考改革,高中学校该如何应对?肖主任从新校区建设,“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学长制、导师制”五制改革,紧扣学生素养核心的学科教学,聚焦学生选择能力的生涯规划教育,落实综合素质评价的“学校课程、学生社团、科研课题、志愿者服务、艺体俱乐部、专家讲座”六个百分百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的新高考应对之道。
8月16日上午,我们听取了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一的专题报告——《借力新课改,提升全市教育教学水平》。报告分为4部分内容:课改与考改发展给我们的机遇;借力新高考推进工作;生涯规划与选课走班的情况;教学改革中思路与方法。
8月16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青岛39中),参观考察校园走班教学成果展示、各学科课程说明、走班教学相关规章制度、学科层次课程资源。听取该校校长介绍该校发展情况。
本次青岛之行,让我们打开了眼界,也给了我们很多启迪,但更多的是增强了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短暂的学习培训转瞬即逝,但新高考背景下的选课、走班、学生个性培养、生涯规划等留给我们太多的学习和思考空间。(教科室供稿)